一、廣東哪里可以放生蛤蟆 1、江寧區(qū)佛教協(xié)會會長、佛頂寺住持曙光法師在佛頂宮迎接客人 2、觀賞江蘇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 3、詳細了解佛頂宮建設過程 4、大菩文化江蘇訊4月15日,日本阿含宗北京事務所首席代表洪峰、中國國際友好聯(lián)絡會亞洲部處長張玉蘭、副處長王琪一行訪問牛首山,并拜訪江寧佛教協(xié)會會長、佛頂寺住持曙光法師。 5、曙光法師熱烈歡迎了參訪團一行,并介紹了牛首山佛教文化現(xiàn)況。參訪團一行在佛頂宮依次參觀“佛頂摩崖·文殊圣山、禪境大觀、千佛殿等,感受佛禪文化,并觀賞中國江蘇省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日本阿含宗代表洪峰對牛首山恢宏的藝術建筑、優(yōu)美的生態(tài)景觀、深厚的佛教文化表示由衷的贊嘆。 6、佛頂宮不僅是珍藏佛祖頂骨舍利、接受信眾瞻禮參拜的主要場所,還是舍利文化、世界佛禪文化以各種藝術手法集中呈現(xiàn)的文化展陳場所。 7、隨后日本阿含宗一行參訪佛頂寺建筑群,曙光法師現(xiàn)場贈送墨寶。此次活動為擴大友好交流創(chuàng)造良好條件,把更多牛首山的佛教文化傳入日本,深化中國佛教影響力。 8、南朝四百八十寺南京與中國的佛教文化 ![]() 9、南京是六朝古都、十朝都會,擁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發(fā)展史。它既是古代中國出現(xiàn)佛教活動的最早城市之也是近代中國佛教文化的傳播、研究中心。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”,既是人們對當年佛教興盛的追憶,也是南京以弘揚佛教文化隆盛于中國的佐證。從東漢末年佛教東漸江南,到清朝末年楊仁山建立金陵刻經(jīng)處,南京在中國佛教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豐厚的佛教文化底蘊,眾多的佛教文化遺存,以及最新考古發(fā)現(xiàn)的長干寺地宮瘞藏的圣物佛頂真骨,使得南京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佛教之都。 10、建初寺的建立開風氣之先,為初來江南沙門提供了生活起居之地和佛事活動的方便。 二、9月份放生魚可以嗎 1、佛教文化流入南京,始于東漢獻帝(189-220年)末世。自孫權建立東吳政權定鼎建業(yè)(南京)之際,佛教南漸。 2、公元222年,精通漢文、梵文等六國語言的西域大月支(氏)人支謙從洛陽來到吳地,孫權聞其博學有才慧,十分器重,拜為博士。支謙就在建鄴傳授佛教,翻譯佛經(jīng)。這可以說是南京佛教初傳,也是佛教在吳地正式傳播的開始。 3、東吳赤烏十年(247年),西天竺沙門康僧會至金陵,營建茅庵,設立佛像,進行傳道。當時吳人初見佛門僧人,觀其形貌衣飾奇異,懷疑有詐。孫權在得到稟報后,馬上召見康僧會,問他“你傳之道,有何靈驗?”康僧會說:“佛祖仙去,轉(zhuǎn)眼已過千年。他的遺骨舍利,依然神光照耀。從前,印度阿育王建起寺塔八萬四千座,就是為了彰顯佛祖的遺教風化。”孫權不信,說:“如果你能得舍利,我就為你建造寺塔,如果是虛夸妄語,國有法規(guī),你必受刑?!笨瞪畷髮O權給他七天的時間。他和僧徒們潔齋靜室,把銅瓶放在幾案上,燒香禮請舍利。七天過去,銅瓶內(nèi)悄無聲息??瞪畷埱笤俳o七天,孫權同意了。結(jié)果舍利依然沒有被請來??瞪畷俅我髮O權給他第三個七天。孫權勉強準許??瞪畷ΨㄩT屬眾說:“宣尼(孔子)有言:文王既沒,文不在茲乎?法靈應降,而吾等無感?現(xiàn)在怎能面對國王的法令?只有誓死為期了!”第三個七天的晚上,還是沒有見到舍利出現(xiàn),所有僧徒,莫不震驚恐懼。到了五更之時,忽然聽到瓶中有聲響,康僧會立即前往觀看,瓶中果然獲得舍利。 4、第二天,康僧會把舍利獻給孫權,舉朝文武大臣一起前來觀看,五色光芒,照耀到瓶外。孫權拿起裝舍利的瓶子,把舍利倒在銅盤上,銅盤立刻被穿透。孫權肅然嘆曰:“這真是世間少見!”康僧會說:“舍利的神威,豈止只有五色光芒呢?如要焚燒,火不能毀壞它;如要砸碎,金剛杵也不能破碎它?!睂O權讓侍從試驗??瞪畷l(fā)誓說:“法云方被,蒼生仰澤,希望再垂神跡,以此廣示威靈?!鄙崂环旁阼F砧上,大力士用錘去擊打,結(jié)果錘砧俱陷而舍利無損。孫權大為嘆服,于是為康僧會造建初寺,并建阿育王塔,據(jù)傳系阿育王八萬四千塔中之一。這段歷史被敦煌壁畫記載了下來。 5、因為這個緣故,東吳大地,始有佛寺。建初寺的建立開風氣之先,為初來江南沙門提供了生活起居之地和佛事活動的方便。由此江東吳地佛法大興。 6、上至帝王宗室,下至世家大族、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,佛教乃成為國教,興盛空前。 7、南朝(420-589年)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發(fā)展時期。南朝宋、齊、梁、陳各代,均以南京為首都。佛教在東晉已有較大發(fā)展,至南朝,由于宋、齊、梁、陳四代王朝的大力支持和提倡,佛教進入了一個廣泛傳播和迅速發(fā)展階段,隆盛整個江南。當時在南京出現(xiàn)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,以至很多佛教戒律都出自南京。 8、中國比丘尼如律受戒始于金陵。佛教傳入中國后,戒律一直不完備,尤其是比丘尼沒有如律受過戒。公元430年,來自獅子國的第一批比丘尼共8人來到建康,目的是為中國比丘尼授戒。按照規(guī)定,授戒者必須要懂當?shù)氐难哉Z,而且必須10人以上才具有授戒資格。因此這8位比丘尼先在建康學習漢語。公元433年,獅子國比丘尼鐵薩羅等來到建康,滿足了授戒人數(shù)的要求。應景福寺尼慧果和凈音之請,鐵薩羅等于公元434年在南林寺設壇傳戒,請印度僧人僧伽跋摩為傳戒師,為三百余尼僧重受具足戒,創(chuàng)中國比丘尼如律受戒之始。據(jù)傳,當時曾在建康建鐵薩羅寺,以紀念此事。 9、漢傳佛教不食酒肉開始于梁武帝時期。梁武帝堅持素食,不食肉。公元511年,武帝親自頒《斷食酒肉文》,要求僧尼吃素食。他還以殺牲祭祖“無益至誠,有累冥道”為由,改變了歷代天子太牢血祭的禮典,直至梁亡。但是僧尼不食酒肉的儀軌從此確立了下來。 10、南京棲霞寺千佛巖石窟造像是我國南方開鑿最早、規(guī)模最宏偉的佛窟群,始于南齊永明二年,幾乎與北方的云岡石窟同時代。最早開鑿的無量殿中無量壽佛像坐身高三丈一尺五寸,總高四丈,觀音、勢至兩菩薩像分侍左右,各高三丈三尺。此窟及窟中佛像為千佛巖之最。自無量殿東去,嶺上嶺下,依巖之高下就壁鑿龕,狀若蜂房,龕中造像,神態(tài)各異,大有丈余、小不盈尺。全山先后開鑿了二百九十四個佛龕,造佛菩薩像共五百五十尊,號稱千佛巖。 標簽: |
上一篇:武漢流水適合經(jīng)常放生,這十支國家緊急醫(yī)學救援隊馳援武漢
下一篇:沒有了
瀏覽:999次
放生不能用什么魚_巨龜長嘯謝放生者瀏覽:998次
大連過生日代放生好嗎,放生紅鯉魚需要前注意什么瀏覽:998次
寧德放生的魚回頭,寧德放螺絲是放生嗎,寧德姻緣 放生烏龜瀏覽:998次
大連放生儀軌做法,大連如何正確的放生兔子,做法事為什么要放生瀏覽:998次
打過胎放生什么合適大連4月適合放生烏龜嗎【黑魚放生有什么講究】瀏覽:998次
放生和供養(yǎng)三寶哪個功德大_放生蛇反遭蛇咬,原來是蛇要救他瀏覽:997次
放生組織大連放生本土黑魚【大連所有放生群】瀏覽:997次
北京適合放生魚的河流,第十次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在北京舉行瀏覽:997次